​朔望月

九游注销流程

  • 首页
  • 九游注销流程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九游注销流程 > 新闻动态 > ​朔望月
    ​朔望月
    发布日期:2025-04-12 15:04    点击次数:176
    朔望月十讲——第一讲我国农历的一个月,是根据月亮周期确定的,这是阴历历法的规范。月缺月圆的朔望月是任何历法的阴历依据。常见的还有藏历和回历。藏历与我国通用的农历类似,兼顾太阳与月亮周期,属于阴阳合历。回历是纯阴历,不遵从太阳周期的四季变化。天文观测结果,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27.32天。这是月亮绕地球转360度的时长。但是从地球观察者角度看,由于地球每天自转,在月球转360度时,并未观测到月球回到原来位置。而在月球运转389度时,地球观测者,才看到月球回于原位,认为月球转了一圈,一个周期完成。这个才是人类历法所用的朔望月周期,29.53天。前边提到的月球公转360度所用时间周期,27.32天,被称为恒星月。人老走新路3

    图片

    望星空的人生观看星空,认识星座,认识明星,熟悉太阳系,学习宇宙科学。阴历历法遵循朔望月朔望月周期29.53天,所有阴历历法都把每月定为29天或30天。但各套历法,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先说我国通用农历,这是传统夏历,经过数千年传承改进,成熟的阴阳合历。朔望月处理,以实际观测结果为准。先定朔日,再定月。朔日,就是月亮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这一天,天文观测可精确到秒。朔日为每月起点(初一);朔日到下个朔日(下月初一)有多少天、这月就有多少天。30天为大月、29天为小月。藏历的处理,也是以实际观测为标准。月相与日期一一对应。连续两天接近同一天的月相,就过两次同一天。这叫闰日。月相不对应,也可少过一日。这叫差日。回历是纯阴历,单月30天,双月29天。年末可加一闰日调整。人老走新路3

    图片

    望星空的人生观看星空,认识星座,认识明星,熟悉太阳系,学习宇宙科学。第三讲,月亮的升起时间朔是初一不见月,望是十五满月。朔日月亮和太阳都在天上,月亮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太阳只能照亮月亮背面。阳光中,不可能看到背阳面对着地球的月亮,月亮几乎与太阳同升同落。夜里也看不到。初二的月亮,比初一同一时刻的月亮,偏东十二三度。直接观测的结果,初二的月亮,比初一的月亮,晚升起大约48分钟。月亮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平均晚升起48分钟。望日,地球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有形成月食的机率。当天太阳落下,月亮升起,二者相差180度,分列地球两侧。月亮整夜可见。月亮每天晚升起48分钟,15天累积了十二小时,由朔日的早上升起,变为望日的晚上升起。下半月同样每天晚升起48分钟,累积到下月朔日,成为早上升起。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朔望月,月亮升起时间的变化周期。从地球观察者角度看,月亮围绕地球转了一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第四讲,月相变化解说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是一个朔望月中,月相变化的不同阶段。新月是月相变化的起点,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与太阳同升同落,看不到。蛾眉月出现在初二到初六。月球的亮面开始逐渐朝向地球,类似弯的眉毛。初七初八,月球的一半亮面朝向地球,月亮在前半夜,出现在西面天空,月球亮面朝西。初九到十四,月亮进入盈凸月阶段。月球的亮面越来越大。十五或十六日,月球的亮面全部朝向地球,我们看到又大又圆的满月。十七到二十二,亏凸月。亮面逐渐减少,但仍然大于一半。二十三左右,下弦月。月球在半夜升起,月亮亮面朝东。二十四到月末,是残月阶段。月亮的亮面越来越小,直到最后消失。下月初一,又开始一个朔望周期。9第五讲——远地点与近地点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是一个朔望月中,月相变化的顺序。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是一个朔望月中,月相变化的顺序。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新月(newmoon)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这时是农历初一。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第五讲——远地点与近地点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于椭圆轨道。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样运行于椭圆轨道。月球在椭圆轨道运行,给我们的直观感觉就是,月球有时离地球近一些,有时离地球远一些;有时运行得快一些,有时运行得慢一些。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每一个周期,都会出现离地球最近的时刻,叫做近地点。同样会出现离地球最远的时刻,称为远地点。在地球观测者看来,近地点的月亮,比远地点的月亮,更大更亮一些。近地点有可能发生在新月附近,叫做超级新月。也可能发生在满月附近,叫做超级满月。2024年的第一个超级满月,发生在9月18日,中秋节的八月十六。之后连续三个月的满月,都出现在近地点附近,都可以认为是超级满月。人老走新路3

    图片

    望星空的人生观看星空,认识星座,认识明星,熟悉太阳系,学习宇宙科学。第六讲,农历一年的天数朔望月周期29.53天,我国农历每月29天或30天,平均下来与朔望月吻合。一年十二个月,应该是354天或355天。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365天多一点。阴历十二个月,与阳历一年,有十天到十一天差距。农历是阴阳合历,兼顾月相变化的月亮周期,与四季节气变化的太阳周期,力求一年的天数,与实际观测的结果基本一致。所以我国农历引入了闰月概念。农历每年十二个月,比太阳周期的一年少十天或十一天,累积到一月,就在这一年加一个月。十三个月的的年份是农历闰年。所以农历有平年与闰年的分别。平年354天或355天,十二个朔望月,闰年384天或385天。十三个朔望月。平均下来,农历一年的天数,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天数一致。人老走新路3

    图片

    望星空的人生观看星空,认识星座,认识明星,熟悉太阳系,学习宇宙科学。第七讲,农历历法匹配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由太阳周期决定,地球绕太阳公转,在轨道上不同位置,对应不同节气。节气对应四季变化周期,可以通过严格的天文观测确定。农历历法规定,每月两个节气,前一个叫节令,后一个叫中气。节气一词,实际是节令和中气的总称。每月必有中气,没有中气的月份是多出的闰月。每个节气的平均日数是十五到十六天。一个朔望月是29天或30天。每月两个节气的天数大于朔望月的天数。每月两个节气结束,都会比当月,错后一些。累积下来,会出现当月的中气被挤到下月的情况。中气将被挤到下月,就加一个闰月。比如农历乙巳年(公历2025年)六月之后,应该是七月,当月立秋在十四,处暑挤到下月初一。为保证处暑还在七月,就把六月的下月定为闰六月,初一处暑的这月定为七月。这就是在农历历法中,设置闰月的方法。第八讲,区分朔望月与交点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在地球上观测到的是,太阳绕地球转了一圈。人类观测到的这个太阳转一圈的路线,称为黄道。白道是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图片

    黄道和白道不在同一平面,二者有个交角,平均为5°09′,叫做黄白交角。月球绕地球公转,每月两次跨跃黄道。即月亮运行通过黄白相交的位置。月球两次跨跃白道和黄道同一交点的时间间隔,称为交点月。一个交点月时长是27.21222天。交点月时长小于恒星月的27.322天,也小于朔望月的29.53天。只有太阳月亮都运行到黄道与白道交点位置时,日、地、月才成一直线。所以只有朔日或望日,赶上黄道白道交点时,才能出现日食或月食。人老走新路

    图片

    望星空的人生观看星空,认识星座,认识明星,熟悉太阳系,学习宇宙科学。第九讲,朔望月的日数别名朔望月中有几个日子,因月相得别名,文言文中时有出现。为避免误解,做一下说明。朔是初一,望是十五,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说。苏轼散文中曾出现“七月既望”,说的是七月十六。这也好理解,“既望”,刚过十五。晦,月末最后一天,大月指三十,小月指二十九。 《说文》解释,晦,月尽也。意思是月亮小到不见了。胐(读匪),会意字,字面显示意思“月出”,用于农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说文》,月未盛之明。意思是新月开始生明发光,可以看到。《尚书·周书》《召诰》篇,“朏明,月三日明生之名。”人老走新路4

    图片

    望星空的人生观看星空,认识星座,认识明星,熟悉太阳系,学习宇宙科学。天文观测确定二十四节气(插入一讲)二十四节气,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决定。地球上的人,通过观测太阳的对位置确定节气。太阳直射地球上的南回归线,就是冬至;直射北回归线,就是夏至;直射赤道,就是春分或秋分。其它节气,太阳直射地球上的特定纬度线。直射位置直观,但没人去各地观测。太阳直射广州与直射新加坡,北方人看太阳高度角不同。观测太阳高度角,就知道太阳位置。长安或开封,设一座圭表,正午太阳最高时,测量日影长度,日影最长的一天是冬至,最短的一天是夏至。其它节气也通过多年观测,确认对应日影长度。现代人,已经给天球设置了经纬度,和地球表面经纬度类似,叫做赤经赤纬。有了这个坐标系统,根据太阳在坐标系内的位置,就可确定节气。人老走新路23

    图片

    望星空的人生观看星空,认识星座,认识明星,熟悉太阳系,学习宇宙科学。与月亮相关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都是以农历定下的日子,多数和月亮相关,稍作盘点,希望大伙补充指正。除夕夜到大年初一,中国传统节日,过年。还要全民守岁,静待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到来。这一夜,见不到月亮,天空大地最暗。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阖家团聚,花炮齐鸣,一片欢乐祥和景象。

    图片

    兔年除夕西方星空无月的夜,闪动的星空。西方低空,木星独明。虽有白羊座,娄宿三星守候,仍不免一丝伤情。上方金牛座,毕宿昴宿,足够明显。右边御夫英仙,尚可分清。以农历为基准制定的节日,都是直接或间接与月亮相关的。必竟每月的日期,就是根据月相变化确定的。三月三的柳叶新月牙儿,各族人民自发的女儿节,让多少年青男女春心荡漾,出门寻找幸福与浪漫。

    图片

    甲辰年三月初三的新月,象尖细的柳叶五月初五端午节,正处于新月与上弦月中间,新生小月正长大,麦满粟生待夏收。吃粽子,赛龙舟,农忙时节的又一次全民狂欢。

    图片

    初五的月亮七月七,七夕牛郎会织女,美好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据传,七月七的上弦月,会隐入云层中,把安静与私密,留给一年一见的小两口。

    图片

    初七,上弦月雏形腊八节,寒冷冬夜上弦月,全家喝粥暧心窝。外出的家人,陆续回家过年,家里老人的期待,外出游子的牵挂,融入一碗粥中。

    图片

    初八的上弦月,弓弦拉直九九重阳节,上弦月后一日,月亮在长大,老人在变老。眼前与天边的儿女们,想想该为老家儿做些啥?

    图片

    初九,上弦月才过,弓弦已凸以上这些节日,虽按月亮历法确认日期,但必竟不是满月。中国传统三元节,都在十五满月,是真正意义上的月亮节日。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过年的气氛慢慢消解,农人的日常回归平淡。逛过今晚的花灯,吃完这顿元宵汤圆,外出的打工人踏上征途,家中的农家汉下地劳作。新的一年,劳动的开端,收获的希望。

    图片

    甲辰年正月十五的满月中元节,七月十五。祭祀亡灵与祖先,在对丰收的期盼中,寄托对亡人的思念,祈祷祖先保祐,平安与收获。也祭拜地狱阎罗,孤魂野鬼,体察生民疾苦,不要给劳苦大众找麻烦,使困苦生活雪上加霜。下元节,十月十五。天气渐凉,地上活人,清置冬衣。思念逝去的亲人,想到亲人在地下,孤苦无衣,也需添置衣物。十月初一,日月之初,就会把冬衣,烧给地下的亲人,寄望亲人在地下,温暖过冬。压轴大节,八月十五,中秋赏月节。与月亮联系最紧这密,民众最重视。团圆与收获,国人世代的希冀与梦想。农历更适合天文观测?说起农历适合天文观测,其实并不全面。农历是阴阳合历,既按月亮周期设置每月的天数和日期,又兼顾地球绕太阳一周时长的太阳周期。解释一个,月亮周期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地球人观测的时长是29天半,农历,以及世界各地的阴历历法,都是按这个29天半的平均时长设置月份,每月设置为29天或30天,最终平均下来,符合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观测周期。而且在这个月亮周期中,初一新月就是看不见,十五或十六的满月就是圆。有经验的人看月亮,基本知道是哪一天,前后不会差两天。所以,我国农历和全世界所有的阴历历法,都适合天文观测中的月相观测。这就是农历适合天文观测的由来。我的解释就是,农历只适合观测月亮。我也一直在观测月亮,也遵循农历日期观测。但观测月亮,绝不是天文观测的全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文观测,除了观测月亮,还有数不清的天体要观测。拿我们天天见到的太阳来说,太阳的高度角,升起时间,落下时间,几乎与阴历日期毫无关系。而我国古代立法工作者,为了掌握太阳周期,进行了多年大量观测,得到了地球上太阳视运行的丰富第一手资料。在这些资料基础上,创造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为什么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日期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二十四节气却与公历日期具有相当明显的对应关系呢?

    图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因为公历与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同一个,就是对太阳周期的天文观测结果。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和秋分,太阳正好直射赤道。这些规律,都是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决定,与月亮的运行规律无关。再说观测太阳所在的西方星座,或者说太阳所在的中国古代二十八宿。这也是太阳周期,最好使用公历日期计算。二月二龙抬头,苍龙七宿升起在东方天空。这并不完全准确,实际情况是,早春时节,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在东方天空出现,之后在春夏之交,苍龙七宿正好在南方天空,方便观看。

    图片

    苍龙七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概念,它是中国古代星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苍龙七宿,也称为东方青龙七宿,是古人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宿,其中的东方七宿。这七宿分别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在天空中排列成一个龙形的星象,因此被称为“东方苍龙”。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的农时周期相一致,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历法意义。角宿在仲春时节出现在地平线上,象征着“龙抬头”,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农事的开始,所以民间有俗语,“二月二,龙抬头”;仲夏时节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即为“飞龙在天”,象征着一年中最为旺盛的时期;秋天苍龙自西方落下,冬天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苍龙七宿不仅在天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还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在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中,苍龙七宿与龙的象征意义相结合,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尊贵。因此,苍龙七宿也象征着帝王的统治和国家的繁荣。《易经》中的“飞龙在天”不仅指龙在天空中飞翔,也象征着事物处于最鼎盛的时期。在古代星象文化中,龙星的运行与季节变化有关,而“飞龙在天”则特指仲夏时节龙星飞跃于正南中天的景象。这里提到的龙星,指的是龙体正中位置的红色亮星——心宿二,又名大火。现在,苍龙七宿的概念依然被人们所熟知,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宇宙和自然的观察与理解。通过研究苍龙七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和文化传统,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开头的图,没有标注星宿名字,只能看形状,不能认星。下边这张图,作者对七个星宿及主要亮星做了标注。

    图片

    按西方星座划分,角宿和和亢宿属于室女座,氐宿在天秤座,房宿、心宿、尾宿在天蝎座,箕宿在人马座。夏秋之交,北方玄武七宿,斗、牛、虚、危、室、壁,正好在南方天空出现。秋季后半夜,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在东方天空慢慢升起。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秋末冬初,正好全在天上。提前在秋初观看,就要等后半夜,夏季星空西斜,秋季星空完全升起。早晨两点半,参宿七星所在的猎户座还未完全见到。趁着云层未起,拍摄白虎七宿,分享给大家。上边的奎宿九是奎宿最亮星,在仙女座。娄宿三星、胃宿四星属白羊座,胃宿只一颗星较亮较明显。金牛坐的昴宿和毕宿,都是星团,分别有七八颗星。毕宿五最亮,也是金牛座最亮星。觜宿星团更暗,只是猎户头部的一团影子。参宿七星是猎户座主体,最亮最好认。可以说,猎户座是全天最好认的星座。中间三星斜挂,周围四亮星围绕。只可惜,拍照结束,最亮的参宿七,还未突破房顶。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冬季在东方天空开始出现,春季在南方天空。这些星宿 与星座的观测,我们用季节做简单划分,实际具体日期,还是公历较为准确。就象有些人使用公历生日,他们对应的西方星座,也相对准备。比如白羊座,每年都在3月21日-4月20日,每年都在这个时间段,不会相差一两天。还有每天分时观测,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由于日月星辰周期较大,不易看出变化,实际观测的东升西落变化,是由地球自转造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相当与天穹镶嵌的星辰,红地球自东向西运行一圈。农历闰月由来历法,都是为了用一种最接近自然规律的方式,表达四季变化,计时,指导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没有最精确的历法。比如观测一年365天又五小时多一点,不可能把历法一年定成定义成这个时间。所以一年定义成365天或366天,就是正常的做法。平常的年份是365天,积累的小时数够一天了。这一年就加一天。这就是闰日。----这是利用太阳周期制定历法的普遍做法。回到闰月这一话题。我国的农历,是以太阳周期计年计日,以月亮周期计月。月亮周期很容易理解,一月开始,看不到月亮,因为月亮与太阳同升同落,明亮的太阳光掩盖了不发光的月亮。这是初一。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规律,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也不重合。每天太阳升起落下,都是24小时;地球自转加上月球绕地公转,观测到的月球绕地一周,是接近25小时。观测结果显示,月亮升起时间,每天都比前一天晚48分钟。这样,初二的月亮跟在太阳身后,初三的月亮也跟着太阳升起,但日月相隔时间越来越长,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月亮了。

    图片

    腊月初四下午五点的月亮

    图片

    腊月初五晚上五点的月亮按照这个规律,月中十五,月亮整夜在天空----停晚升起,早晨落下。而且月相正圆。后半月还是依此规律每天晚升起一些,真到二十九、三十,又和太阳前后脚了。看不到了。这一月周期转完。所以,阴历计月,是完全按观测的月亮周期制定的历法。月亮周期大约是二十九天半,一月设置二十九天或三十天,符合月亮观测规律。一年下来,月亮二十九天或三十天走十二圈,是355天左右。而按太阳观测规律,每年应该设置为365天或366天。有十天左右的差距。数千年前,我国古代人制定历法,就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有数百种历法,每种都在观测研究计算这种规律的基础上,使用闰月的方式解决这个差距。随着观测精度的增长。历法也在不断改进更正。我国通用农历历法,也从最早的三年一闰,发展成后来使用的十九年七闰。不解释也明白,就是十九年中,会出现七个闰月。唐朝以后,十九年七闰的大周期,也不能完全符合观测规律了。改成了以实际观测结果置闰的方式,现在仍在使用。这是日月运行的观测规律在我国农历历法中的体现。

    图片

    地球上观测的太阳月亮运行除了闰月、闰日。为了使人为制定的时间,与自然规律吻合,还有闰秒的做法。就是更加精确的计时,发现人为日期时间与实际观测自然规律的时间差一秒时,也通过加一秒的方式解决。这事,科学界有人做,不通知咱们,也不会影响咱的正常生活。七月十八的月亮,送给大家,希望给朋友们带来好运。01:34

    图片

    望星空的人生观看星空,认识星座,认识明星,熟悉太阳系,学习宇宙科学。88篇原创内容公众号关注公众号,共同学习天文历法。中气,对应西方星座与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中气是二十四节气中逢偶序数的节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古代历法以太阳历配二十四节气,比较一致。上半月的节气叫节令,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中气的定义,虽然古代可能有两种标准,但我更倾向于以阳光直射地球为标准。也就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现在说太阳在哪些星座或哪些星宿。不管是西方星座还是我国古代星宿,都不能与太阳历日期平均重合。因为星座和星宿大小不一,太阳过境,有的四五十天,有的十多天。这种不均匀的分法,被黄道12宫取代了。十二宫,每宫三十度,转过一圈,正好360度。这就是用星空背景作参照系,以太阳运行周期制定历法的方式。这里还须注意,古代定义十二宫时,可能与星座有大致的对应关系。但是现在,由于岁差的原因,所有同名星座与星宫,都会相差一个位置。比如今年1月20日到2月15日,属于水瓶座。并不是说太阳这段时间位于宝瓶座,而是太阳位于水瓶宫,摩羯座。再说一说,中气,太阳到底在哪一宫。十二宫与日期的对应关系是相对固定的,具体来说: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入白羊宫。夏至,6月21日前后,太阳入巨蟹宫。秋分,9月22日前后,太阳入天秤宫。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入摩羯宫。说起中气,我一般只重点记这四个。其它八个,用太阳直射方式,记住纬度差不多的位置,就可以了。至于十二宫,按顺序排下去就得了。太阳入二十八宿时间,太琐碎,根本记不住。

    图片

    图片

    图片

    甲辰仲秋,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西方白虎七宿,仲秋时节,正在东方天空。觜宿和参宿在猎户座,参宿七最亮。参宿上边是毕宿,毕宿五最亮。实际亮度,毕宿五没有参宿七亮。但在秋季,猎户座后半夜才出地平线。受地表建筑灯光影响,相对暗淡。

    图片

    图片

    今年木星大毕宿,一直距离毕宿五不远。木星作为太阳系最大行星,亮度明显超过其它星。加上正在走过的火星,中秋的月亮,这片天区很热闹,看到了最璀璨的星空。好多的亮星,冬季才会在夜晚升起,晚上九点十点见到。秋季,想看这些亮星,需等后半夜。想看完整的冬季大六边形,可待早起黎明。

    图片

    图片

    早起三点钟,海面升起又一颗亮星。夜晚最亮恒星,天狼星,这也是冬季大六边形,最下角的一颗星。天狼星升起,冬季大六边形完整。天狼星左侧往上看,四颗亮星呈弧形。小犬座南河三,双子座北河三、北河二,御夫座五车二。天狼星右侧往上数,猎户座参宿七,金牛座毕宿五,再往上连接五车二,大六边成形。

    图片

    秋季天空亮星少,冬季星空分外明。以上亮星秋季观,早起三点上闹钟。您不着急等冬夜,晴空寒冷更透通。解释一下,木星周期接近十二年,整年都在此天区附近。火星周期短,不到两年,十天半月,就能看出位置变化。我是观测星空与太阳月亮的@望星空的人生凸月,满月,残月,下玄月,蛾眉月,新月分别是什么时候?月相出现的时间无法用公历计算,因为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的,月相分别如下:1、上弦月:阴历初七—初八2、渐盈凸月:阴历十三 3、渐亏凸月:阴历二十一4、满月:阴历十五5、残月:阴历二十八6、下弦月:阴历二十二—二十三 7、娥眉月:阴历初五8、新月:阴历初一扩展资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